2016年2月23日(星期二)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了发布会。发布会上,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介绍了2015年商务发展情况,并答记者问。
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介绍说,2015年我国坚持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妥善应对重大风险挑战,商务工作稳中有进、运行平稳、稳中向好,保持了中高速增长,各项指标居于世界前列。
高虎城指出,2015年中国的货物贸易进出口和出口额仍居于世界第一位,自2013年以来连续三年保持这一位置。网络零售额继续保持全球第一位的位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稳居世界第二位,吸引外资连续24年位居发展中国家的首位,对外投资位居世界的第三位,可以说交出了一份对国家经济增长和对全球经济发展助力的满意答卷。
商务部部长高虎城表示,商务发展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增长亮点多。从消费来看,2015年我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0.1万亿元,同比增长10.7%,消费对社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4%,比2014年提高了15.4个百分点,中国成功地实现了经济增长由投资和外贸拉动为主向由内需特别是消费为主的重大转型;从进出口来看,是我们在全球份额当中提升最快的一年。去年全年货物贸易顺差达到5930亿美元,为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全年实现服务贸易进出口7130亿美元,增长14.6%,占全球比重和中国外贸比重实现了"双提升";从国际投资来看,去年全年对外直接投资剔除金融类是1180.2亿美元,增长了14.7%,是连续数年的快速增长;从吸引外资来看,全年实际使用外资1262.7亿美元,增长了5.6%,仍然居于发展中国家的首位。
二是结构效益好。内贸流通结构优化更加明显,中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达到3.2万亿元,同比增长31.6%,中国也是网上实物销售增长最快、规模最大的国家,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的11%左右,线上与线下、现货与期货、批发与零售、城市与乡村流通市场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三是内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突出。各项工作为我国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外贸面临非常困难的形势下,仍然贡献了全国18%的税收。2015年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在25%以上,在全球贸易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中国的外贸进出口仍然显著好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本身就是对世界贸易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贡献。
商务部部长高虎城指出,2015年的商务工作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
第一个关键词是坚持稳中求进。主要是改善外贸发展环境,创新外贸发展方式,促进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的发展。
第二个关键词是改革发力。一是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扩大上海自贸区试点范围和新设3个自贸试验区。二是推动内贸流通改革体制创新,出台了推进内贸流通现代化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在上海等9个城市开展内贸流通综合试点改革。三是大力加强市场监管,出台了一系列简政放权的改革措施。
第三个关键词是深化开放。一是开放领域取得新突破。会同有关部门修订发布2015年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在北京市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的综合试点。二是区域开放取得了新进展。实施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创新发展工程,支持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国家级经开区建设。三是多双边区域合作呈现新亮点。大家知道,我们与东盟签署了自贸区的升级议定书,《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在东亚领导人会议上一致确定争取在2016年结束RCEP的谈判。
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2015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66.4%,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这个旺盛的消费原因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连续三年都是高于GDP增长的,消费能力不断提高。
二是我们的社会的保障体制在不断完善,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医保、养老保险等各方面制度都在往前推进,而且越来越完善,保障体系越来越健全,这就使人有钱敢于去消费。
三是消费条件不断改善,供给侧这些年来也在顺应市场。比如大家看到的健康消费、旅游消费、娱乐消费,这些新的增长点都是基于此。所以,2015年消费的增长是在2014年基础之上的一个持续增长。
商务部部长高虎城指出,如何满足中高收入阶层个性化、差异化的消费需求,满足他们对品种更多、质量更好、更为安全、购物环境更为舒适的需求,主要解决商品品种、价格、质量、安全、购物环境等方面的问题,是商务工作从供给侧发力、结构性改革方面工作的一个重点。